亞洲大學舉辦人工智慧與精準醫療論壇!

  • 2019-05-22

日本癌症精確醫學中心主任中村祐輔等專家學者蒞臨演講,探討人工智慧在精準醫療領域的研究成果。

文章出處:https://www.asia.edu.tw/news1_detail.php?no=65750


圖說:亞大舉辦人工智慧與精準醫療論壇,亞大創辦人蔡長海(左四)亞大校長蔡進發(右三)、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5月21日舉辦人工智慧與精準醫療論壇,由校長蔡進發教授主持。該論壇旨在建立人工智慧和精準醫學間的協同作用,這兩個學科具有很好的互補性,推動計算機科學,癌症治療和藥物研究的研究和開發。論壇邀請8位優秀學者,其中,包括兩位世界知名的學者; 中村祐輔(Yakuke Nakamura)和洪明奇(Mien-Chie Hung)教授,就精準醫療的最新發展發表演講。

中村教授目前擔任日本癌症研究基金會癌症精確醫學中心主任,是國際著名的癌症研究專家。根據Google scholar的統計,他的論文被引用超過170,000次,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記錄。中村教授的研究小組實際在醫院實施了“癌症精確醫學”系統。此系統包括完整的癌症醫療管理,例如癌症檢測/篩查,為患者選擇正確的藥物,以及提供新型的個人化免疫療法。由於癌症相關的資訊的非常複雜,且病人間存在許多遺傳的差異,他的小組通過實施人工智慧來解決這個問題。此外,通過整合醫療記錄,護理記錄,病理數據,這個“人工智慧醫院系統”可提供高度先進的醫療服務,並減少醫生和護士的在數據整理上的負擔,使得他們能更投入於病人的照顧。

圖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張建國介紹精準醫學。

洪明奇教授目前擔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曾任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主管。2002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他因研究EGFR,HER-2等酪氨酸激酶生長因子受體調控的信號轉導途徑以及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而享譽國際。他介紹關於標記物引導靶標(marker-guided target)的識別和免疫療法(immune therapy)的結果。

此外,他的研究小組正在開發一種新的反應引導治療(response-guided therapy)概念,可以預測患者在治療前是否會對特定治療產生反應。利用深度學習機的概念受益於累積的數據,以提供更精確的用藥。他表明,有效的藥物組合是延長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張建國教授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也是一名臨床病理學家,他獲得三次傑出研究獎和兩次傑出特約研究員獎。他開發了幾種分子分析和產前診斷地中海貧血和脊髓性肌萎縮的方法,他的團隊開發了脊髓性肌萎縮的小鼠模型,並為該疾病建立了方法和藥物。張教授介紹了他的研究小組在使用文獻挖掘和人工智慧來發現精準醫療研究中的生物標記方面的經驗。

精準醫療包括精確預測,精確預防,精確診斷和精確處理。對於精確預測和精確診斷,需要使用來自不同數據庫的大數據,然後發現有用的生物標記。對於精確預防和精確治療,其中大多數是基於精確預測和精確診斷的生物標誌物,但它們也需要新的生物標誌物用於預後和存活,這些標誌物也可以從不同的數據庫中找到。

圖說: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專題演講。

黃宗祺教授是中國醫藥大學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的主任。他使用深度學習技術,來加速疾病的診斷並治癒患者。他提出了一個名為骨齡評估系統的系統,該系統能夠高精度地預測一個人的年齡。該系統有助於臨床教學,提高骨齡評估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減輕臨床人員的負擔。亞洲大學教授薛榮銀、王昭能、陳良弼及黃仲陵等也在論壇中分享研究成果。

薛教授為亞大人工智慧中心主任。他獲得了100多項專利,並於2012年被授予IBM Master Inventor。2015年被選為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傑出電機工程師。演講題目是“以患者為中心的醫學”。使用來自健康計劃的數據來回答有關更廣泛患者群體的治療效果和結果的問題,而不是在專業環境中應用。該過程能夠簡化臨床開發並為安全有效地使用醫療產品提供信息。他的小組提出了一種混合區塊鏈模型來解決臨床試驗數據安全問題。將公共和私人區塊鏈方法利用於臨床試驗招募和持續監測。

圖說:日本癌症研究基金會癌症精確醫學中心主任中村祐輔發表專題演講。

亞大人工智慧中心組長、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王昭能提出,基於基因體解註解和生物醫學機器閱讀的精準醫療平台的方法。首先,通過直接從血液樣品中製備癌症基因組資料庫來加速全基因組測序,該平台可以在約50分鐘內分析人類全基因組測序。其次,生物醫學機器閱讀可自動從生物醫學文獻中提取基因/藥物信息。構建的平台可以幫助整個癌症治療過程中的患者,提供基於證據的治療決策支持。陳良弼教授為資訊工程系講座教授,在組織許多國際會議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並在著名的國際期刊和會議論文集上發表了250多篇論文。他是許多世界一流大學的訪問學者。他提出了兩種檢測抑鬱傾向的方法。一個分析問卷數據和Facebook發文,另一個分析Instagram發文,包括圖像,文字和行為數據。並提出深度學習技術在分析這些數據上的優勢。黃仲陵教授為行動商務與多媒體應用系特聘教授,他介紹開發的術前臨床診斷和模擬平台軟體,降低手術時椎弓根螺釘錯位的風險。並以深度學習訓練過程,合成了許多腰椎CT圖像,以基於生成對抗網絡和自動編碼器方法,提高椎骨分割的準確性。

圖說:亞大舉辦人工智慧與精準醫療論壇,亞大校長蔡進發( 前排左三)主持,亞大創辦人蔡長海(前排右三 )蒞臨指導。

圖說:中國附醫人工智慧中心黃宗棋主任分享研究成果。


圖說:亞大蔡進發校長(右)頒發榮譽講座教授證書給中村祐輔主任。

圖說:亞洲大學陳良弼講座教授分享研究成果。


圖說:亞洲大學黃仲陵特聘教授分享研究成果。

圖說:亞洲大學人工智慧中心 薛榮銀主任專題演講。

圖說:亞洲大學王昭能組長專題演講。